属性。
而且他还是以太子的身份来表明这个态度的。
对未来的决策制定,以及军队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篇文章就是出自陈景恪之手,主要阐述了这么做的意义。
虽然有危险,可一旦成功将能惠及万世。
与收获相比,这点险是值得冒的。
这篇文章就成了交战的焦点,大家围绕值不值得冒险展开了讨论。
反对派认为不值得,且不论能不能成功,就算太上皇靠着威信做成了,以后的君主能压得住军方?
早晚有一天还是要出问题。
所以,军队只管打仗的好,救灾救民那是文官系统的事情。
支持派则认为,大明要勇于尝试,一旦这条路走通了,且形成了规矩并深入人心。
以后只需要按照惯性走就可以了。
永远不要小瞧惯性对政治的影响力。
双方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
总体来说,保守派还是占据上风的。
然而面对这种争执,陈景恪却非常高兴。
“理越辩越明,通过这种讨论,能让更多人了解朝廷的深意。”
“以前官吏、读书人、商人等有群体,普遍反对此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