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薯多了,自然也就可以稍稍拿出来一些食用。
本来陈景恪还想大展身手,然后大明的顶级厨师告诉他,什么才叫专业的。
各种他能想到的做法,人家直接就弄出来了。
什么殷薯干、殷薯粉、烤殷薯、殷薯粥、殷薯丸子,应有尽有。
还有很多他想都没想到的吃法。
不过缺点也被证实,确实不能多吃。
不过半粮半殷薯,吃起来口感很好,还没有那些副作用。
堪称完美级别的辅粮。
有了这些殷薯育苗,再加上上半年预留的秧藤,秋茬殷薯预计能种两千余亩。
老朱兴奋的道:“明年,殷薯就可以在民间大规模种植了。”
“咱大明的百姓,就能少饿死许多人。”
不过随着殷薯的变多,另一个缺点也凸显了出来。
储存。
这东西水分太大,储存不易。
这也意味着,它不能用来缴纳赋税。
不过永远都不缺折中的办法,全国土地固定收税。
按照上中下三种田进行征税,每亩田固定缴纳一定的钱粮。
不管你种啥,收入多少,朝廷只征收规定的税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