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
在众人的努力下,半分田的殷薯很快就被挖了出来。
最后上秤一称,不多不少正好一百零六斤。
这个结果再次引起众人惊呼。
半分田一百零六斤,亩产就是两千一百多。
这可是亩产两千斤啊。
汤和眼珠子一转,立即下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群臣也反应过来,立即跟着祝贺。
什么陛下仁慈,上苍才有此良种降下云云,一个比一个夸的厉害。
良种当前,最不喜欢阿谀奉承的老朱,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不过他依然保持着理智,对这个产量给出了中肯的看法:
“咱这半分地,用的最好的水肥每日精心照料,普通百姓家哪有这个条件。”
“所以正常产量不可能这么高的。”
李善长接话道:“不过就算折半,也是惊人的产量了,此实乃陛下之功也。”
其他人纷纷附和,都是陛下的功绩啊。
甚至有人喊出了大明将永无饥馑的口号。
对此大家都是一笑了之,纯当他高兴疯了口不择言。
方孝孺的唯物史学早就给出过定论,生产端固然重要,但分配端也同样重要。
很多饥荒并不是生产端出问题,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