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陈景恪很乐观,说道:“新旧思想碰撞,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
“只要朝廷的大方向不变,这股风早晚能吹遍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这一点,不论老朱还是朱标都不怀疑。
根本原因还是朱雄英和陈景恪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推行新政。
这时,老朱忽然问道:“你之前说的那个什么蒸什么机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着手开始打造?”
陈景恪迟疑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说道:
“抽调一百名能工巧匠给我,这就着手尝试打造。”
老朱高兴的道:“你小子墨迹了这么多年,终于肯开这个口了。”
“早就让你打造,总是推三阻四,也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也就是咱相信你,否则一准认为你在骗咱。”
担心什么?
陈景恪苦笑,担心思想跟不上,工业化反而变成普通人的灾难。
前世有句话说的好,思想不对,越努力越反动。
就以前的那种社会制度,前脚搞出工业化,后脚那些人就能把老百姓弄成工厂的奴隶。
还不是他杞人忧天,前世的种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西方工业化之后的羊吃人、机器吃人事件。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就古代这种制度下,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