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北海,苦寒之地将谁封过去都无异于流放,大明岂能苛待有功之臣?”
这个理由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高原上的藩司好不容易才臣服,不能因为分封将人家给逼反了。
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就当他们不存在吧。
至于北海……算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无数遍。
将心比心,谁也不想去那地儿。
这两个地方解决,剩下的就不是问题了。
群臣集体通过了这项决议。
之后朱元璋亲自出面,将不封之地写在了皇明祖训里。
刑部也将这幅地图,写在了大明律里面。
除了不封之地,群臣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条件。
藩属国的世子,必须来大明接受教导。
这也正合朱标的意,于是顺水推舟,让藩属国世子在大明进学。
诸侯王的子嗣,未在大明学习过的,不得继承国主之位。
至于学习什么,教材其实也是早就准备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根本法、货币等等,也一并在朝堂上提出。
群臣见皇帝准备的如此充分,就更加明白,这是早有预谋。
这反而让他们放下心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