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动,而且最好干一些政绩出来。
有政绩护身,只要不是天怒民怨的大罪,有很大概率能得到减刑。
这是大家根据朱元璋处理贪官的实际案例,总结出来的规律。
只能说,在利益相关的时候,永远不要小瞧人的主观能动性。
摸索上位者的喜好,根据实际发生的事情,推测上位者做事的规律,在官场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能力了。
不具备这个能力的,很难晋升高位。
很快众人就翻到了想要看的那篇文章。
一个很陌生的作者写的,前面的分析吹捧就略过不提,在文章末尾该作者提出了一个质疑:
现在的南洋可不是当初的莽荒之地,从开海的角度来考虑,这里就是大明的大门。
如果这里出现实力强大的国家,就会从海上堵住大明的出海口。
所以,从战略角度考虑,南洋不宜出现特别强的封国。
这也就意味着,要分封至少十个亲王过去。
可是大明的成年亲王不够用,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看完这篇文章,众士子不禁为这个作者的胆量感到敬佩。
这番分析,直接对亲王的忠诚发起了质疑。
当年朱元璋为了推行分封,可是杀了很多人的。
殷鉴不远啊。
所以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