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送回来,可不只是为了入档,还有個目的是刊登在报纸上。
现在的周报,默认有一个版面就是用来刊登反腐成绩的。
除了老朱查办的案件之外,锦衣卫、巡察御史等机构的成绩,也会被刊登在上面。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杀鸡儆猴。
陈景恪翻了翻手中的卷宗,灵机一动说道:
“把太上皇这些年反腐的成绩汇总成书,然后刊行天下如何?”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好主意,所有新科进士全都要学习这本书。”
说做就做,朱雄英立即给翰林院下旨,派个合适的人过来负责此事。
翰林院可不敢耽搁,很快就派了一个人过来。
然而让陈景恪没想到的是,翰林院推荐的人选赫然是杨士奇。
就连朱雄英都有些意外,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巧。
他之前调查过杨士奇,对这个人的经历还是比较了解的。
杨士奇的经历虽然算得上是励志,但也仅此而已了。
再苦还能苦的过朱元璋?再志向远大,还能远的过洪武大帝?
大明作为草根建立的朝代,最不缺的就是励志型人才了。
唯一算是亮点的就是孝顺了,母亲改嫁后他在继父家里撮土为香祭奠亡父。
因为这个行为,他得以恢复本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