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宣告激进派的解决方案失败。
不过他们却并未气馁,被否其实是在他们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一次性就通过。
在内部会议的时候,一个名为谢允的工部郎中这样给大家打气:
“就连陈伴读的很多政策,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完善才能通过,更何况是我们。”
“失败不可怕,至少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是吗。”
这让部分泄气的人,重新振作起来,大家集思广益开始商量解决的方案。
既然朝廷不会出钱粮,那就找当地人自己出。
“联络当地的大族,再向海商、百姓募捐一部分……”
“聚居区的标准不要定的太高,先把人聚在一起,把书院开起来再说。”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落魄书生,雇佣一些过去。”
“实在不行,就找一些识字的人去照本宣科,灌灌耳音也总是好的。”
“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考虑别的。”
“至于管理,肯定要遵守当地律法,但在不违背地方律法的情况下,实行一定的自治。”
“大家推举一部分人出来管理聚居区。”
“同时也代表聚居区,和当地朝廷衙门进行交涉,维护明人的利益。”
在众人的商议下,一个全新的更具有可行性的计划,逐渐成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