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这篇文章,发现其内容是从‘仓廪实而知礼节’,提出了一个名为人性需求的理论。
并且还借用了一部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所谓天理,就是吃饱穿暖,就是娶妻生子。
所谓人欲,就是穿金戴银,就是三妻四妾,就是奴役他人。
文章直言不讳的承认,借鉴了一部分‘存天理’的思想。
这套需求理论,让杨士奇叹为观止。
难怪人家的政治制度弄的这么好,就这份认知就超过了大多数人。
文章的后半部分,则将话题扯到了大同世界上面。
认为一口吃不成胖子,人类也不可能一步进入大同世界。
应该划分不同的阶段,一步步去实现。
划分阶段的标准,就是人性需求理论。
看到这里,杨士奇陷入了深思,许久之后脸上露出敬佩之意。
“大同世界,成矣。”
以前大同世界不被认可,就是因为无法实现。
可这个分阶段,解决了所有问题。
而且阶段划分的出现,也让大同世界在思想上做到了圆润自洽。
“不愧是陈伴读啊。”
不过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恐怕文坛又要热闹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