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论嘴上信不信这句话,说得多了它就成了一种标准,逐渐深入人心。
当然,这里不是否定缺点,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完美的人。
但不能因为存在缺点,就否定优点。
总之,当年西方国家发生的新旧权贵之争,在大明是很难出现的。
商人?本本分分赚钱的,大明会保证他的富贵。
陈景恪不愿意给他们说这個,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大概率不会发生,说出来很有可能会打击他们变革的信心,没必要去说。
至少没必要现在就说。
不过事无绝对,万一呢,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尽管他没说,却一直在默默的想办法应对这个问题。
大同思想里,就有相关的内容。
分封也同样是其中关键一环。
在朱元璋看来,海外分封是另类版的退功臣。
在朱标看来,分封是一场利益交换。
用朝廷无法有效掌控的利益,换取权贵支持变革。
在朱雄英心里,分封是帝国计划的一部分,是实现制霸天下的途径。
在陈景恪看来,分封是华夏文明的一次大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