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
比如儒家出身的那三个内阁学士,他们是很反对大明的扩张政策的。
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意义。
圣天子垂拱而治……
天下大治看的不是占多少地,有多少物资,关键是治心。
总之,多出一个大洲,大明估计又要对外扩张了。
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可惜,这话现在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可不敢说出来。
事实上,还在用老思维看待世界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以前华夏无法直接从国外获取利益,扩张更多是出于帝王的喜好,以及为了战略需求。
缺少利益的支持,这种扩张是无法持久的。
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对外扩张有了利益诉求。
商品出口换回钱财和稀缺资源,比如大量的粮食。
朝廷有了钱有了粮,就有能力搞内部建设,把这些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物资财富。
从朝廷到百姓都获得了利益。
说白了,大明对外部的资源逐渐有了依赖。
有依赖就有动力。
且,在这个过程中新兴资本就诞生了。
虽然他们的实力还很弱小,但确实和旧商人有了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