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多了,自然就会有私人感情。
在人治社会,私人感情能影响的东西就多了。
别觉得这些奏疏会很无聊,恰恰相反,此类奏疏往往都比较有趣。毕竟这是讨好皇帝的,写的枯燥乏味怎么能行。
所以,那些大员往往会写一些当地发生的趣事。
当然,也有不会讨好皇帝的,写的枯燥乏味。
陛下您身体好吗?您吃的好吗?您睡的还好吗。
干巴巴的几句话问完,就没了。
对待这些奏疏必须要认真,甚至比处理政务的奏疏还要认真。
不过不同的皇帝,自然有不同的风格。
朱元璋比较实在,但语气往往比较犀利,多有警示之言。
朱标比较宽仁,多关心手下的身体和家庭情况,但话语比较中规中矩。
朱雄英就不一样了,说话有点二。
什么陛下很好,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倒是本太子最近被什么事儿给气得不行。
要是奏疏里没给他问安,恰好又是他批复的,他就会写:
你只问候太上皇和皇上,没有问候本太子,不是个忠臣呐。
如果属下奏疏里有提到他,比如说什么太子受万民爱戴,他就回复:
算他们有眼光,能发现本太子的贤明之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