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手段,自然是朝廷用海量的粮食,来平抑物价。
大明有义仓、储备仓等各种粮仓,交趾、楚国等地都是产粮大区,朝廷随时可以动用船队运输粮食。
粮食想要多少有多少。
就算这些手段最后都失效,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屠刀。
至于大批外粮涌入会不会压低粮价,导致谷贱伤农,这不需要担心。
至少现在大明的粮食储量,还没多到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而且朝廷未雨绸缪,已经在引导百姓饲养家禽家畜。
解决肉蛋奶的问题,也要从点滴积累的。
至于效果吗,只能说比不提倡的时候要强一些。
主要是百姓穷怕了也饿怕了,是舍不得用粮食来喂养牲畜的。
除非大明能够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不闹粮荒,百姓习惯了不缺粮的日子才会这么做。
只能说,任重而道远啊。
这些深层次的计划,自然没必要对几个老农说,说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
对于他们的抱怨,老朱和马娘娘只是附和几句,并没有发表太多看法。
不过他们也只是抱怨几句,并没有特别生气,自家的地产粮够吃才是最重要的。
人家的地想种啥就种啥。
接着几人又聊起了别的事情,从各种惠民政策,到民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