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掀桌子的借口,百官肯定会严格遵守选人标准的。
内阁各派系相互制衡,而皇权又和内阁相互制衡。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权力失控。
朱标并不介意皇权受到制约,他很清楚,指望后世子孙都是明君是不现实的。
有一个机构,可以稍微限制一下皇帝胡作非为,大明的国祚就能多坚持几年。
只不过这个想法他没有告诉别人,也不方便告诉别人。
陈景恪不知道朱标内心所想,自顾自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内阁学士做的虽然不错,但他们的太低了。”
“即便有朝廷的任命,部堂***又岂会听他们的?”
还是那句话,部堂***都是二品大员。
人家奋斗了大半辈子才爬到这个位置,会听你们五品官的?
“所以以后的内阁学士,尽量从部堂***和封疆大吏里面选拔。”
“如此,他们就拥有足够的威信和执政经验,可以更好的处理国家大事。”
朱标再次颔首,内阁成员的选拔标准,既要在基层工作过,还要在边疆省份执政过。
从基层一直干到部堂级***,执政经验自然是非常丰富。
足以胜任内阁工作。
“且为了防止有人贪恋权势,最好对内阁学士的任期做出规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