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之间通婚也很正常。
而且在实际执行中,也很少会有人把这个挂在嘴皮子上。
反倒是贫富之间的差别,更加的普遍和直观。
一等人没钱,在四等人面前照样啥也不是。
天竺的种姓制度,更加的森严和残酷,双方之间有一条永远无法跨越的天堑。
可以说,高种姓没有穷人,低种姓没有富人。
任何一个高种姓,哪怕沦落到乞丐,在低种姓面前也是主人。
这时陈景恪插话道:“释迦牟尼就是因为种姓制度的压迫,郁郁不得志。”
“苦闷之下悟道创立了佛教,想要打破种姓制。”
“只是可惜,天竺的统治阶级明显更喜欢种姓制度,最终佛教势力被压缩到几近灭绝。”
“反倒是在华夏,佛教绽放了光芒。”
“不过它之所以能在华夏大兴,还要得益于华夏先贤的改良。”
“先贤们去除了天竺佛教的糟粕,保留了其精华,又吸取了华夏文化的优良部分,最终形成了今日的大乘佛教。”
“可以说,大乘佛教在本质上,已经和天竺佛教没有什么关系了。”
赵秩则有些惊讶,这里面很多情况连他都没掌握,陈景恪是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
朱标却质疑道:“释迦牟尼佛不是王子吗?应该是高种姓吧?为何还会郁郁不得志?”
陈景恪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