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心中这样想着,刘辩表面上不动声色,与黄承彦并未多聊几句就直入正题,问起了朝政得失。
毕竟两人也没啥共同语言,总不能不问苍生问鬼神吧。
黄承彦能和庞德公两人培养出徐庶等贤才,本身的造诣自然不俗。
他虽不在朝堂之上,却知民间疾苦,在说了一些圣贤道理作为铺垫之后,很快就引出了他发现的两个问题——其一是官吏为了完成政绩甚至会违逆法度纲常。
这是刘辩在去年底从赵义那里就已经了解到的事情,他正在整改。
而其二便是民间奢侈之风愈重。
这又是一个新的角度。
黄承彦说道:“自陛下即位以来,凡事从简,力求节俭。老朽虽为居于乡野之间,却也早就听闻陛下不爱铺张浪费之名。”
“只是早年间,无论皇亲贵眷还是豪强商贾,皆爱奢华。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老朽治经多年,知修身之难也。盖以节俭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甚寡。”
节俭本身也是儒家士大夫对自己的要求之一。
但有条件享受却一直能够克制住,不以物喜的,只有少数大儒了。
就连刘辩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到。
“官吏为了彰显廉洁,公府县寺所在,即便年久破败,也只是稍加修缮,甚至任其破损,以显节俭之名……然后院之中,妻妾奴婢成群,所用华服珠宝,无一不良……”
黄承彦就差直言说皇帝的面前有表里不一之人,他们的节俭只是表面上的节俭,背地里还不知奢侈成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