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柔软,才得以平安落地,免官返回了家乡新野。
“乡野老拙拜见陛下!”得到天子的召见,阴脩很是激动。
“家门不幸,族中出了阴德这等奸佞小人,蒙陛下圣恩,免除族人罪行,老拙感激涕零!”说到这里,阴脩作势欲悌。
刘辩伸手虚扶,示意阴脩不必多礼。
“听闻卿今在新野开设学塾,教了许多门生。”刘辩问道。
阴脩听到刘辩依旧称他为卿,登时眼睛又是一酸。
他本可以君臣相和的,奈何行差踏错。
在历经了仕途的起落之后,阴脩如同许多传统的汉人士大夫一样,在家乡教书育人——“老拙回到乡中,见在试举之后,便是贫寒之家,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只是大多数贫寒之家并没有供养一位读书人的钱财,老拙见之,也只能在束脩之上宽免一二,那些要是愿意学习经典的贫家子老拙一概不拒。”
“今乡里之间,向学之风愈发浓烈,这些都是陛下的仁德带来的啊!”
当初阴脩毕竟是以不太光彩的方式去官回乡的,乡人们不敢当着他面议论,但背后难免嚼舌根。
但在他这么做了之后,便少有人敢在背后议论他了。
刘辩说道:“朕听闻新野县便是七八岁的孩童也能说上一两句论语,如今看来,卿功不可没啊!”
“老拙愧不敢当!”阴脩连忙推辞道,“今乡间有便宜的竹纸和印刷好的各类书籍,贫家子学习经典的难度比以前少了许多。且如今吏治清明,百姓多有余钱。不然衣食不足,自难知荣辱,遑论读书向学。”
不过在说了好的一面后,阴脩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