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乐松见到这一幕,心中乐开了。
更是不忘向刘辩表功道:“陛下,昔日朝廷为应对旱灾,推广翻车,马钧本扶风人士,见翻车而有了改良之念,改过之后,引水速度快了近半……是以他的才能才被发掘出来。”
乐松看得很明白,刘晔很聪明,但他的心思却未必在器物之上。
可天子却很看重器物之利。
是以乐松笃定不善言辞的马钧只要能够保持住他在器物技巧之上的灵性,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至于刘晔,乐松只期望他能够在器物上多多用心,免得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来如此,那德衡改良的翻车可曾推广?”刘辩问道,他对此倒没什么印象,不过也不奇怪,事有大小,群臣不可能什么事都事无巨细地向他汇报,他不知道也不奇怪。
乐松答道:“据臣所知,已经为有司所推广了。”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后,刘辩继续勉励马钧道:“如此,德衡当再接再厉,在朕看来,如今所用的农具、织机种种,未必没有改良的余地。”
乐松听了,立刻惊喜地代替马钧回答道:“陛下,近些时日,德衡正在思量改良织机一事。”
“原来如此?”刘辩笑道,“看来在不远的将来,朕要替大汉的百姓来谢德衡了。”
说完这句玩笑话后,刘辩见马钧似乎憋红了脸,当即又道:“不过改良一事,往往讲究灵机一动,若是不能,也不必强求。”
这时,马钧似乎鼓起了半天的勇气,终于开口了:“谢陛下!”
这三个字他倒是没有结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