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迁到外县定居,不得嫌弃怀疑、随意拘捕。”
“白阳县县长胡伉抓获山民周遗,周遗本是凶恶之徒,不得已出山投降,内心却图谋叛乱,胡伉将他绑送到郡府。”
“诸葛恪认为胡伉违背命令,将他斩首示众,并将此事上奏朝廷。”
“山民听说胡伉因抓人获罪被诛,知道官府只是想要他们出山而已,于是扶老携幼相继出山归降。”
“三年后,所得山越人口全如诸葛恪预料的那样,诸葛恪将其老弱迁居平原,收丁壮为兵,得四万人,他自领一万,其余三万分发诸将。”
“东吴嘉禾六年,孙权嘉奖其功劳,升任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屯兵庐江皖口。””
“东吴赤乌六年正月,诸葛恪轻兵袭击魏国舒县,俘虏当地百姓而回;”
“同年十一月,诸葛恪又派斥候查探道路,打算夺取魏国寿春,孙权没有同意。”
“魏国司马懿领兵攻打诸葛恪,孙权将诸葛恪调往柴桑驻守。”
“东吴丞相陆逊对诸葛恪素来评价不高,诸葛恪知道陆逊听了谗言,猜疑自己,于是写信向陆逊解释,讲述任用人才不可求全责备,应该以大局为重的道理。”
“不久陆逊去世,东吴赤乌九年九月,诸葛恪升任大将军、督左部,假节,代替陆逊镇守武昌,统领荆州军政。”
“东吴太元元年十一月,孙权久病不愈,太子孙亮年龄尚幼,征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辅政,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少傅。”
“孙权诏谕各级官员,除生杀大权外,诸葛恪总揽内外军政大事。”
“此外,孙权还特意为诸葛恪建造府邸,安排侍卫保护。”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