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陆机、陆云兄弟几人分领,
“之后,晋军伐吴,晋龙骧将军王濬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进军方向与陆抗预料的完全一样。
苏轼:虽然陆抗看出了羊祜的意图,但他也难以阻止吴国的衰败,只得约束手下。
就在一方不怀好意施以仁政,另一方刻意忍耐但求无过下,晋、吴的荆州边线就这么处于诡异的和平状态。
陆抗何等聪明,他看出了羊祜的意图,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吴帝孙皓的暴行人尽皆知,朝堂之上还有宦官干预朝政,陆抗想要复兴东吴的愿望必定不会实现,只得“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一次,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来自制的药物,陆抗不疑有他,仰而服下。
虽相为敌,但彼此讲求德信,“羊陆之交”由此闻名。
吴帝孙皓却不高兴,他不可能纵容自己的封疆大吏和敌国眉来眼去,不过当孙皓的告罪诏书送到陆抗的面前时,陆抗据理力争说:“夫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之人,而况大国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於祜无伤也”,孙皓哑口无言。
不过无论是羊祜还是陆抗,看他们不顺眼的大有人在,由此讥讽二人为失节之臣。
有趣的是,两人的顶头上司孙皓和司马炎都没有因为各种谗言而改动两人的位置。
陆抗远离中央,关于朝政知晓并不及时,不过他还是尽职尽责,屡次上书谏言孙皓勤政爱民。
不过吴国内多次发现的“吉兆”让孙皓迷失自我,经常改元,大赦,以此回应祥兆。
孙皓自以为的吉兆只不过是奸邪佞臣弄出来的把戏罢了,孙皓和东吴之所以能在蜀汉被灭后苟活一段时间,完全是因为曹魏和西晋在动荡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