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短缺,朱桓发药施粥,赈济百姓,当地乡绅和百姓都很感激他。不久,朱桓升任荡寇校尉,
\n
被授与二千人马,前往吴郡、会稽郡围剿山贼盗匪,又把溃散盗匪中强壮者充当士兵,一年时间就得到万余人。
\n
丹阳郡、鄱阳郡山贼蜂拥而起,攻打城池,杀害劫持当地官员,四处驻扎。朱桓指挥手下将士辗转征讨,
\n
将两郡的山贼全部平定。不久,朱桓因功升任裨将军,受封新城亭侯,后来又接替周泰镇守濡须(今安徽省无为市城北)。
\n
东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二月,魏国大司马曹仁率领数万大军进攻濡须(今安徽省无为市城北)。
\n
曹仁打算出兵袭取濡须南面长江中的中洲[a],假意放出风声说要进攻东边的羡溪(今安徽无为县东北)。
\n
朱桓分兵迎敌,派兵救援羡溪,大军出发,突然得到曹仁大军已经距离濡须七十里的消息。
\n
朱桓急忙派人召回救援羡溪的军队,军队还没有回来,曹仁的大军就杀到。
\n
当时朱桓统领的军队只有五千人,众将士战战兢兢、心中畏惧。朱桓开解诸将,两军交锋,
\n
决定胜负的是统帅,而不是士兵多少。曹仁用兵打仗缺乏智谋勇略,而曹魏士兵怯战,加之千里跋涉,
\n
人困马乏;而吴军据守坚固的城池,南面通往长江,北面背靠山岭,以逸待劳,从形势上分析,
\n
百战百胜。即使曹丕亲自前来,也不足以忧虑,更何况曹仁之流。
\n
朱桓的分析头头是道,众将士备受鼓舞。朱桓随即命令全军偃旗息鼓,主动示弱以引诱曹仁攻城,
\n
曹仁果然派遣其子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