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以二十一岁的年纪扬名天下,做到了许多大师一辈子做不到的成就。
曹禺当即成为清华大学年轻一辈里面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钱钟书与曹禺二人都有所交集。
前者博览群书,后者在戏剧方面造诣颇深。
从前,时不时曹禺会向对方寻求一些违禁书籍的资源,而钱钟书也会向对方问一些戏剧专业问题。
一听到包国维已经到了北大,甚至不日便要开展讲座,钱钟书当即找到了曹禺,想要一问究竟。
听到钱钟书对于包国维的疑问,曹禺不由得一呆,他将自己的圆脸从书籍之中拔出来,略有些惊讶地说道。
“秉文先生竟然到北平了?”
“如假包换!”钱钟书有些激动。
从前,他会对与自己一同并列天才的少年,明里暗里的较劲。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包国维在国际上扬名立万,甚至以高中生之姿,成为北大的聘请教授。
而钱钟书还仅仅是一个学生罢了。
在这点上,钱钟书拎得清楚。
所以,现在他对于包国维,也仅仅是学习的态度。
甚至隐隐约约,有将对方引为自身楷模的意思。
所以,钱钟书想通过曹禺的渠道,结识包国维。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