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连说三声好,脸上激动地变得红润起来。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痛快的文章,有理有据,独特而不失辛辣,可为我国人之意气注入了一阵强心剂啊!”
彼时的国内文坛,就连大师也不免对于国人的现状感到极度的悲观,对于欧美的强大心向往之,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无可厚非。
但包国维这篇文章,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他结结实实的告诉在座的各位,人和人没有什么不同的,沉默和从众是大多数人的劣根。
而我们正是要团结一心,不再沉默,为国之崛起而努力奋进!
痛快之余,林玉堂不免有些奇怪,看向了文章的落款。
“包国维。”
他随即对着阿方说道。
“阿方,快去帮我查查,这个包国维到底是何方神圣,哪位文坛大师的马甲,我一定要好好结识一番。”
而随着新《时报》在上海被投入一家又一家的文化界思想界名人的住所,《沉默的大多数》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发酵。
“有眉目了吗?”
一名眉目和善的圆脸中年人对着门口的小厮问道,他的手里正拿着那份《时报》,版面也正对着那篇《沉默的大多数》。
小厮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他气喘吁吁地从门外跑进来,抚着门框说不出话来。
“慢些慢些,喝口水罢。”
中年人脸上露出和煦笑容,从桌子上为他倒了一杯水。
“谢谢,楚南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