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正是缺人口的时候。
西宁王一旦主动退出河西,大量人口跟随迁徙,填入新省。河西走廊也是贫瘠之地,土地少了,根本没有吸引力。
但是国人对于土地的执念,吸引力太大了。只要朝廷说到做到,届时唯一的阻力,就是地方上的士绅。
为什么呢?士绅占据了大量土地,失地农民只能做佃户谋生。如果朝廷分地的消息真的能抵达基层,大量百姓迁徙了,谁来给士绅种地,没人给士绅种地,士绅剥削谁去?
别看这些基层百姓,日常过的是牛马人生,离开他们,地方士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总不能自己去种地吧?
所以,历朝历代,都在想法子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普通的百姓,基本都是文盲,人生最远的活动范围,可能就是方圆五十里,百里就到头了。
陕西、山西等地还好点,毕竟有麦客的传统,一小部分人口存在流动,但也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大周承继了明朝的一些政策,建国初期,也采取了明朝的一些制度,比如路引。没有这东西,你就算是忙命天涯,也很难跑的太远,上山落草更简单一点。只能说,这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必然。
承辉帝也听了这一番话,认识到贾琏说的更有可能性,毕竟士绅都是啥玩意,承辉帝心里很清楚。
这就是一帮得寸进尺的玩意,还是以两江为例子,如果不是孙化贞的铁腕镇压,两江士绅要上天。
当然了,两江工商业发达,不管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会格外重视这块税赋重地。
问题士绅是能偷就偷,能逃就逃,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节奏很熟悉?
熟悉就对了,这玩意就是人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