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代的士兵,真的就是当兵吃粮!饭都吃不饱,怎么会卖力打仗。
“陛下圣明!”张庭恩也没坚持,刚才他真的就是说说而已,也知道承辉帝不会太过追究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经费下拨,层层雁过拔毛,所有的负担都是基层士兵在承担。按照大周的军纪,当兵出一个人就行了,衣食住行,战斗的武器,每个月的俸禄,都是朝廷来负责。事实却大相径庭,结果完全看做官的良心如何。良心好点的,士兵能落下四块,良心差的,两块。
就这,还没有把吃空饷的算进去。你非要盯着带兵的将令,那也不公平,因为源头就有问题,经费出户部的时候,就少了两三成,兵部下发,又要少一到两成。直接带兵的军官们能如何呢?只能在人数上做手脚,就这还是自己不太贪的情况,自己要贪一点的,士兵伙食费和服装都要收钱。
所以,现在大家都知道贾琏为何发笑了,因为一笔账很容易算的出来。按照每人每月十元来算,二十万人就是二百万元,就这仅仅是军饷的开支。没算武器弹药,还有各种牲口的开支。三百万元,按照现在的价格,怕是给二十万人采购装备都差不少,何况养兵二十万。
所以,郭衍一番话,越是慷慨激昂,越是令人发笑。
“言归正传!贾琏,你继续说说,该如何应对东平王的要求!”承辉帝对内阁诸公说空话的态度有点不满了,没点能解决问题的干货!
“给啊,为何不给?不就是五百万么?要物资,给就是了,而且直接给制成品,不给原材料和工艺,更不能给工匠。不过要限定年限,最多五年。但是商业税,不能免。如果提出要人口,也不能给。奴儿干都司故地,地广人稀,没有人口完全可以去动隔壁朝鲜和东瀛的念头。国内的人口,哪怕是流放的罪犯,也该送往西域或者是南洋。”
贾琏必须提前打一针预防针,儒家文化圈内是一个情况,出了这圈子,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