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监的新式装备都远远不够。
岳齐每次来汇报,都要提一句,各镇新式装备缺口八成以上,希望皇帝催一催贾琏。
那么,研发司有没有库存呢,有,但不多,无法满足任何一个镇的需求。这也是贾琏遵化之行的目的所在。
承辉帝问贾琏怎么改,贾琏建议,如果是官办,就必须抓吏治,整顿风气,也可以拍卖给民间商人来办,绝对不要搞官督商办,想两头顾,注定哪一头都顾不上。当然了,如果是民办,必须先满足官方的需求,然后才能流出市场。贾琏还表示,如果是开会,结果肯定是官督商办。不是说大人们的智慧不如贾琏,而是他们习惯了官府的那一套,凡事都想两头要。
承辉帝一时也没有决断,把内阁大臣们都叫来开会,商议此事。
事情是贾琏提出的,所以,贾琏必须到会。
会上由贾琏介绍情况后,承辉帝问阁臣们,如何是好呢?
然后阁臣们对此踊跃发言,五位阁臣,张庭恩没表态,林如海觉得涉及到军需生产必须官办,潘季驯主张民办,认为官办到最后,还是跟现在一样,任何变化都没有。郭衍和宁克的态度比较一致,都主张官督商办。理由也很充分,郭衍是从人事的角度出发,民办铁厂,现在的官员怎么安置?宁克的观点是,民办铁厂,必定滋生以次充好,商人的节操不可信。避免亏损又保证质量,官督商办为上策。
会前没亮出贾琏关于官督商办的结论,所以,张庭恩最后也觉得,官督商办不错。
承辉帝看看贾琏,那意思,你说中了,怎么办?
贾琏叹息一声,站起说话:“微臣反对官督商办!”
有个事情贾琏没法,官督商办最典型的就是洋务运动期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