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而退,晚节不保。
这就很不合理,于是便派人去查了查,发现去年山西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照理粮食价格应该有所回落,实际上却高于往年三成左右。
承辉帝笑了笑:“朕没有责备卿的意思,当初在宣大,盯着土地兼并与救济粮的发放,就够卿劳神的。再者,宽刑轻处,乃朕与内阁的决断。”
林如海尤其不认可所谓的智瑶是小人的说法,就赵无恤干的那些事情,对比目标智瑶是都是小人了,借着老爹丧礼弄死女婿,谋夺代国的赵无恤,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看不到“君子”两个字的影子。
由此还衍生出一场争论,陛下选大臣,是选才呢,还是选德呢?争论的过程中,有人把司马光给拉出来做论据,智瑶才大于德,是小人。
李亨气的眼珠子都红了,不等皇帝发问,喊了起来:“一派胡言,鸿胪寺与察哈尔部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因为晋商的走私,导致谈判迟迟难以有结果,察哈尔部死活不肯让步。去年他们被打的大败而回,试问,谁给他们的底气?如此都不算资敌,那什么算资敌?”
这个事情不是捕风捉影,而是在处理晋商银行的案子中,发现王崇确实有经济上的问题,没少从晋商银行收银子,帮忙跑关系。其中因为牵扯到了李元,林如海没有明着说,但皇帝处置起来却很干脆,可见是知道他的底细。
等了半个小时,岳齐才匆匆出现,看他呼吸不稳,应该是一路跑来的。
承辉帝让林如海向岳齐介绍情况,完了问一句:“岳卿可有良策?”
岳齐犹豫了一下:“山海关方面对辽东的压力不足!”
很明显,久在边关的岳齐,也在回避晋商的话题。从战略上来讲,拉拢草原各部,削弱李逆与辽东,大方向是正确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