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2章结案,玄真观的麻烦
沈烈以及一干监生的审案过程,无疑刺激到了承辉帝敏感的神经,令其想起了明末的京城。想起了最后时刻皇权不出紫禁城的崇祯。
大周的政治结构介于明与清之间,进一步集权了,却没到满清的程度。
明亡不过百余年,对于承辉帝而言,明末的前车之鉴看的很清楚。
李自成进京后,拷掠京城,得银无数。讽刺的时,崇祯让文武捐款,应者聊聊。
上吊的时候,崇祯的身边仅有一个太监王承恩。
承辉帝什么都敢忘记,唯独这个不敢。
国子监的事情,从承辉帝的角度看,是他平衡朝政的布局,却遭到了疯狂的反扑。从贾琏的角度看,是顶层之间的利益之争。并不涉及根本。
但怎么说呢,任何一个朝代,经历百年之后,改革也好,变法也罢,都很难涉及根本。
想要动摇根本,就必须培养出一个新的有强大力量的阶级。
既然承辉帝有中兴之志,必定无法忍受他的平衡布局受到挑战。
贾琏什么都不需要做,就看着好了。
除非承辉帝能忍受皇权被架空,这个事情换成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接受。
皇权对于权臣的忍耐最多一时,即便是万历,在张居正死后,也开启了清算。
现在沈烈等人集体所谓的“风骨”,在承辉帝看来,极具讽刺意味。真就是对着皇权开嘲讽,更刺激的还是三司会审的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