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搞海禁的办法是堵,贾琏的办法是疏。
土地兼并的坏处很多,地主只管收租,种地却是很麻烦的事情,类似修水利工程这种必要的农业设施,地主是没动力钱修的。而种地的佃户是一盘散沙,就算有动力,也没能力。
绝大多数官员一任下来,只要不出大问题就好,不耽误捞钱就好。异地为官,底层死活与官老爷何干?
贾琏的建议有没有用,有用,但不治本。就算是均田也不治本,这么大一个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摆在那的,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工业化。
就这,也只能解决本国的问题,外国的问题怎么说呢,与我何干?
贾琏那份奏折的意思很明显,提醒一下承辉帝,建设海军可是您的旨意,不能只动嘴啊。内阁那帮人和京官们,没鞭子在后面抽不干活的。
仔细想想也是,每年那么大的投入,这银子在别的地方还能漂没,给王子腾建海军,没啥好处,哪来的积极性呢?
所以呢,能拖着就拖着,此前的八十万两看似很多,全国那么大,水师那么多,分一下真没多少。要知道,王子腾兼任水师衙门统制。
薛蟠找上门来了,贾琏在书房里见的面。
“你那婚事,是王家人的意思,还是王太尉的意思?”贾琏开门见山,薛蟠坦白道:“应该是太尉的意思。”
贾琏明白了,王子腾果然不肯对薛家撒手,要拿薛家当钱袋子用。
“王太尉将来要去安南做一个实在的侯爷,你也想跟着搬过去?”贾琏直指问题的核心,对此薛蟠露出犹豫之色:“薛家有钱,钱是祸害。”
这还有啥可说的,不就是说我贾琏护不住薛家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