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官员背后,其实都是一个既得利益家族。科举制度杜绝了门阀的出现,却不可避免的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型既得利益团伙。
一百年的时间,出了多少个进士和举人,就有多少个新的利益团伙诞生。看起来每一个都不大,但是却都在基层吞噬着国家利益。
与此同时,这些吞噬国家利益的团伙,又都是皇权的拥护者,是制度的维护者。
承辉帝的变法同样是存量竞争,也确实改善了一定的环境,但是根本问题并没有触碰的前提下,结果往往是人去政亡。
后人在史书上最多写一句:承辉中兴。
贾琏展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诚】,陛下问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陛下不问,我也不会去主动讲,去影响陛下。
这个在承辉帝看来就非常的难得,身为皇帝,怎么会不知道身边的臣子时刻在尽量的影响自己,借皇帝之力实现所谓的【政治抱负】。
你看,这一比不就看出差距了么?有的人明明可以随时进宫,整天围着皇帝转,却放弃了这个机会。
看似贾琏是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但这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算盘珠子啊。
承辉帝眼神复杂的看着贾琏,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密奏递给他:“看看!”
贾琏接过展开仔细看罢,一脸的无奈与苦涩:“每次都这样,非要搞到不可收拾才肯放弃激进的策略。大小金川有地利,官兵的兵力以及火力优势难以发挥,怎么就不肯稳打稳扎呢?还好夏公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出手,控制成都局面,可谓不幸中的万幸。如今局面糜烂难以收拾,先问责吧!”
密奏来自夏守忠,他到成都之后,大小金川那边的战斗已经开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