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两人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给定下了,说明此前贾琏充分考虑过这个问题,林如海作为老江湖,瞬间就找到了最优解。
贾敏不是很明白,在一旁眨眨眼,看着这姑父与侄子很有默契的样子,再看看黛玉站一边盯着贾琏看,心头又欣慰又有点酸楚。
“大同之行结果只能说普通,吏部补充的官员比较杂,应该是阁老们勾兑后的结果。要我说,等张相等人回朝时,能用的人也不多。”
林如海的意思,贾琏很明白,这么多实缺,阁老们自然是能争一个算一个。梁道远兼任吏部尚书,他也没敢吃独食。而且吏部名单,也不是梁道远一个人说了算的,两位侍郎那边要先过一道,四品以上的官员,根本不必请示梁道远,他们就能做主。
“姑父安排了几个人?”贾琏笑着问一句,林如海人在大同,安排官员敢不经过他的认可,伱看他会不会弹劾某某擅权。
“山西按察使的人是我推荐的一位同年!巡抚和布政使是陛下定的。”林如海倒是很干脆的交了底,这趟他就安排了一个人。
由此可见,皇帝对山西非常的不满,想法很多。
现在的山西可不是现代的山西,铁路高速交通便利。山西那个地方,最适合关上门做土皇帝了。宁克的继任者在山西无所作为,被皇帝断定无能之臣是肯定的。什么山河表里,道路艰难,导致没能及时运输粮食到大同。雁门关古道多少年前就有了,耽误过运输么?
这类的解释,就非常的没有说服力。
林如海很直接的表示:“山西巡抚上任一年多就被拿下,一直在喊冤。布政使倒是很自觉的收拾行李,回家养老了。我看他也是捞够了。对了,叫你来就是想问问,当下陛下心里最要紧的事情有哪些,我好有准备。”
贾琏早有准备,林如海才问完便给了答案:“贼寇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