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再次开口的张廷恩直接拿起名册晃了晃:“下面点名……。”
“李冬……”张廷恩依次点名,学生依次起立,每个学生都会三秒左右记住样子。
“贾琏!”
“到!”站起的贾琏起身应答,这次张廷恩没有立刻继续点名,而是笑着开口:“你就是贾琏么,入学考试经意优秀,制文中平,建院一来入学考试算经唯一满分,不知道你的策论水平如何?”
台下一阵轻微的骚动,这次没有过分喧哗了,学生们都看着贾琏,各种情绪都有。
贾琏站着回答:“回先生的话,学生年幼,经事不多,不敢妄谈为国献策。”
台上的张廷恩好像故意在刁难一般,似笑非笑的追问:“按照你的说法,未能入朝为官者,不该谈论国策咯?可是科举乡试会试,都要考策论的。”
贾琏心说这老师怎么回事?脸上却依旧能维持平静,语气不疾不徐的回答:“回先生的话,朝廷的大政方针,私下议论不可避免,但绝对不能以个人对政策的理解,造成政策执行的障碍。朝廷的政策,原则上秉承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发生渠道更为顺畅,就能阻挠政策的执行。”
新生都在十三四岁,这个年龄别说跟老师交流了,单单站在对面都会脸红结巴的。
贾琏的表现明显非常的优秀,张廷恩觉得这是出身带来的好处,什么世面都见过,经历过了自然就淡定了。更加令人惊喜的是,这个学生的回答很有条理,问题是突发的,回应也是临时组织的语言。由此可见,此子优秀,不枉山长青眼有加。
同学之中,此刻持幸灾乐祸心里的人有,郭松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判断是老师在故意为难贾琏,谁让你是勋贵子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