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比如“雕梁”和“画栋”。大宅前后各有一个小型的园林,也是融合了南北的风格。
如今,谢家大宅及其旁边的谢家祠堂,已经被作为历史遗迹保护起来了,部分区域对游客开放游览。大宅的前厅被改成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陈列着一些物料及典籍,讲述着隅村一段又一段的过去。
谢家大宅是历任族长及其家眷的居所,只不过在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之后,“族长”这一职称便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村长”。谢宅被归还回来之后,只余人打理却无人居住——最后一任族长在那个年代里去世,其后人据说是去往了祖国各地,最终没能联系到,之后大宅的前厅曾一度作为村委的办公地点。
旅游开发之后,隅村除原本的建筑需要保护性修缮之外,村子周边也做了新的规划,比如除了美食商业街还划出了一块地建新的民居——一些老房子已经不适合居住了,有的修缮之后作为展厅,有的则直接保护了起来,原本居住在此的居民就被迁到了新居去。
大家边走边看边聊,李虞算是“重操旧业”,这里无论是历史还是建筑他最熟悉,就给大家当起了导游。
在谢家大宅的参观快结束时,大家纷纷好奇许青松小师叔家的宅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问他:“能带我们去参观参观吗?”
许青松说:“没有,小师叔家只有一座二进的院子,想去的话得等我小婶回来,我问问看。”
谢卓逸家人丁不旺,几乎代代都是单传,人口少,所需的居住空间自然不用太大,而且他们家每一代人都把心思放在了灶头上,房屋地契这些全都不操心,主打一个够用就行。
谢卓逸现在算是定居在京市了,毕竟他妻子是京市人,双胞胎也是在京市上学。他奶奶去世得早,等爷爷再去了之后,房子就只有他爸妈住着。许青松也就和老人家见过两回,不太熟悉,就不想贸然前去打扰。
陶华宇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