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盗,谁还有心思管日本人。土匪、盗墓贼是有模学样,呵呵,这里面最出名的就属马福田了,他原本准备盗掘东陵,谁知消息泄露,孙殿英这个黄雀在后。”
这位孙某人盗墓可能是史上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次,不用看风水,不用罗盘,更不用洛阳铲,只用一样东西:炸药。
说到此人,杨荣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毕竟此人从东陵带来的宝物早就送给了常某人、夫人等一干皇亲国戚,以此换得新五军军长的位置,戴老板就是他的引路人。
岔开这个话题,张义一边翻阅卷宗,一边问:
“最近地方上盗墓的多吗?”
“多,屡禁不止。”杨荣叹了口气,“沦陷区我们鞭长莫及,只说国统区,长江南北,盗墓贼自成体系,分南北两派。北派有辽沈帮、恒洛帮、关中帮等等,常用工具是洛阳铲。南派包括长沙、江宁帮、岭南帮等,他们用的是短柄狙。要说这里面技术最精湛的,又属长沙土夫子,他们对墓边的泥土辨别能力很强,据说还煞有其事地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字要诀。”
“土夫子”不是指某个人,原本是对长沙以卖黄泥为生者的俗称。
还有人卖黄泥?时代不同,这年头长沙城里的老百姓都以烧煤炭为主,而煤炭中需要加人黄泥以增加耐烧度,所以对黄泥巴的需求极大,于是逐渐衍生出卖黄泥的职业。
而优质的黄泥“糯米泥”多为古墓墓坑的回填土,土夫子们在挖掘黄泥时偶尔也会挖到陪葬品,发现有利可图之后,直接改行做起了盗墓贼。
乱世之下,恶就彰显。人为了活着,什么事干不出来,当兵不成就盗墓,盗墓嫌少就抢劫,胃口大了就杀人越货。
盗墓贼可不讲仁义道德,起了贪心,即便合伙盗墓的大多是亲戚,而且是血亲,但儿子埋老子的事也时有发生。
据说为了防止这种事发生,盗墓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