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央视的任务
王濛的这个要求不是忽然间心血来潮。
江弦自从加入《京城文学》编委会以后,发掘了不少好稿子,编辑了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汪曾祺的《受戒》,史铁生的《午餐半小时》.
以及路遥的巨作《人生》。
也不是王濛自吹自擂。
《京城文学》在他主编的两年间,佳作频出,期期都有好作品。
因为每期都有好作品,就吸引了更多好作品涌到《京城文学》,使得《京城文学》一步步晋升为一部文学界公认的名刊。
而在这些佳作当中,堪称经典的几篇,基本上都是江弦这个编委一手挖掘约到的稿子。
运用这年代最流行的“三段论”,能很简单的推断出,《京城文学》这部刊物面貌的改编,离不开江弦这一名编委的加入。
想到这里,王濛看向江弦的眼神便愈发炙热。
“怎么样?跟我一块儿去《人民文学》,关系我来给你调。”
江弦也是意外。
“我去《人民文学》?这样的名牌杂志,我年纪这么小,恐怕资历不够吧。”
“别妄自菲薄。”
王濛摆了摆手,“你也就年纪小了点,论工作能力,我相信人民文学的大部分同志对你都心悦诚服的,《受戒》《午餐半小时》.
伱对稿子的判断力太敏锐了。
我说的不仅仅是校勘的能力,不只是润色纠错和成书的能力,而是一种职业下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