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没什么名家,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我甚至在想,那么多军区作家,怎么写出来的军旅文学小说还不如你这一个外行。”
江弦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他听得出谢震华是个很有傲气的人,也是个很直率的人。
谢晋插嘴进来替他解围,“江弦同志的观察力很敏锐,这一点不是常人能比的,若非如此,也不会接连推出那么多部震惊文坛的名作。”
谢震华点点头,又看向谢晋,“你和谢铁俪熟么?他是我的老部下。”
这一回轮到江弦给谢晋解围,“您恐怕不知道,电影界有一个‘南谢北谢’的说法,就是指谢晋同志和谢铁骊同志,他们一个是电影界的擎天白玉柱,一个是架海紫金梁。”
郭明孝一听,之前架海紫金梁不还是李凖么?
这是铁打的擎天白玉柱,流水的架海紫金梁?
这天的会面,谢震华和三人聊得非常好。
当场就决定,由谢震华牵头,司部出一位副参谋长、政部出一位副主任,后勤部出一位副参谋长,成立一个电影支援办公室。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还要抽调一名担任过军区作战部部长的同志来担任影片《高山下的环》的军事顾问。
谢晋高兴的嘴咧到了耳朵根。
就连彭荆风也出乎意料,他们昆明军区虽然一向有重视文学艺术的传统,但对一部影片这样大力支持,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壮举!
这时候他又想到昨天谢晋的说过的话,谢震华敬重的是江弦这名作者,是他创作的《高山下的环》这篇小说。
的确是这样。
此前曾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