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冯老师,老莫怎么样?一顿烤鸭,一顿西餐,中西合璧。”
“那就多谢冯老师款待了。”江弦笑嘻嘻的看向冯骥才。
每次看他都得抬着脑袋。
这家伙个子忒高,一米九二,作家里恐怕只有据说一米九的王小波能跟他比比。
不过王小波从不接触作家群体,用他的话说就是:“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冯骥才郁闷又无奈,有点悔恨自己刚才多嘴多舌。
江弦这小子,真是会祸害!
“京城烤鸭店”就是“全聚德”。
人道洪流时期,小卒子们给它摘了百年老字号的牌匾,至今都没敢换回去。
之所以来全聚德,有三个原因:
一是味道好,比后世商务化以后那糟烂鸭子强的多。
二是这不打人,这会儿那国营店,服务员地位等同于后疫情时代公务员,奉行的服务宗旨是“不准打骂顾客!”
三是不要粮票,这年头少数的高档饭店是不收粮票的,像东来顺、老莫、萃华楼、便宜坊
看一眼菜单,江弦要了只8.82元的烤鸭,又点几道菜,木须肉0.95元,鲜蘑油菜1.5元,香菇比肉贵,汤菜海参2元,炒虾片4.4元,因为费油,葱酱料每份2角,荷叶饼2两1角,这会的2两,意思是2两干面粉。还要了几瓶生啤酒,用罐头瓶子装着,一瓶0.2元。
啤酒这会儿属于统购统销的特供商品,供应吃紧,自销只面向高档饭店、机关大院、旅游景区,老百姓想喝,得拎着暖壶、排着大队打“散啤”。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