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有失,但城中的贵族们,却不愿意奉诏,于是,看到了机会的李靖,便是‘挺身而出’,接下了这重任。
他本来就是帝辛的嫡系,颇受信重,此时愿意接下这任务,帝辛自然也是给了他更多的信任,给了他更多的权柄。
朝歌以外,各处的兵马调动,几乎是由李靖一言而决——那权柄之重,俨然是殷商体系当中,仅次于闻仲和黄飞虎的第三号人物。
看着李靖营帐的所在,一道红光,便是自营寨旁边,一闪而过,遥遥的感应着红光当中的炽烈,敖丙的眉头亦是一动,当即起身踏出司法大天君神殿,往人间而去。
……
黄河,为人道之源流,其主干贯穿东西,其支脉四通八达,勾连整个人间。
自人族的文明兴起以来,各处的运转,便都离不开黄河的波涛——要运送那大祭的珍材,仪器等等,自然是沿着黄河两岸而动,最为稳妥。
于是,李靖的行军大营,便也同样是立于黄河之畔,以统摄黄河上下,总览各处的军卫。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情报信息,自大营的内外而动。
就算是有着军中的传讯体系,但各处运送珍货的将领,也还是会将自己的动向抄录成册,每日派出信使,往李靖的大营而去。
而李靖,也同样是谨小慎微——每日,往营中归拢的珍材等等,都是会立刻封存编列,然后快马加鞭的往朝歌送去。
中军大营当中,李靖站在一处‘沙盘’面前。
那沙盘,便如同是一张山河社稷图,图上,各处将领士卒的调动,无比的明晰,一路的山川地势等等,更是无比的准确——看着那图中各处的卫伍,李靖竟是有一种自己已经变得无比庞大,正在俯视整个人间的错觉。
而在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