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大禹皇过后,那夏朝的遗迹,也都已经化作土灰。”
“可偏偏,这一柄作为凡物的斩龙剑,却到现在都还遗留着。”
——斩龙剑所能引动的威能,也就是那象征的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
这漫长的,甚至能和一些大罗的相媲美的斩龙剑,剑中的象征的力量,又积蓄到了多么恐怖的地步?“斩龙剑,当真如此玄妙?”随着折剑道人的言语,又几个身形,自魔瘴当中显现出来。
显然,折剑道人的那一番‘象征’的言语,并非只是对那跛脚道人而言的,而是对周遭这些已经来到此间,却依旧不曾显露身形的道人而言。
而对于折剑道人的那一番‘象征之言’,这些不动声色的,在这魔瘴当中辨认了方向,又围拢过来的道人们,也并不怀疑——能走到他们这一步,虽然还不曾触及那‘象征’的本质,但对于那‘象征’的存在,却多多少少,已经有了一些认知。
比如说,使用同样的法力,施展同样的术法,甚至于同样的体质,同样的功体,但因为他们各自练炁时的参照,有所不同,他们所施展出来的术法的威能,也同样有所不同。
甚至,同样的一个人,只是施展术法的时机有所不同,那术法的威能,便也同样会有所不同。
往昔的时候,大家也都是默认一般,都认为这只是天地之间各种元气的映照有所不一罢了,也无人去深究那不同的原因。
但而今,折剑道人一提及那气象的映照,这些太乙们,与各自的修行和经历相映照,立刻便对这气象的映照,有所明悟。
“折剑道友锁绝南海剑道,却不知,那剑道的映照,又是什么?”些许的功夫过后,便有借助此般领悟,重新梳理了自身功体的太乙,微微一笑,言语之间,亦是有所试探。
却已然是想起了那诸多的剑仙们,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