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了唐国,可是骨子里他却始终把自己当成大秦的一个军人。而不是唐国地开国君主。
“你不是没有朕地眼光,只是你忠诚于大秦远胜任何一切。”曹安民感慨地道,当年他地父亲文皇帝为他选择李昂做他手上最强的刀,便是因为他的父亲文皇帝看到了李昂那执着于国家的忠诚,他绝不会忠于任何一个人,能让他效忠的只有国家和民族,而这也是他最佩服的一点。
“在罗马被彻底消灭前,唐国和大秦将是兄弟之邦。”曹安民在吹起的晚风里。做出了他临终前最重要地一个决定。他将唐国从属国诸侯的位置提到了仅此于大秦的同盟之国。
李昂看着身子单薄的曹安民立于风中,心中忽地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如果他能再活上二十年。以他的远见和能力,说不定可以…想到这里,李昂用力地甩了甩头,抛去了一切杂念,只是默默地站到了曹安民身后,“陛下,我们该回去了。”
半个月后,曹羽和李景雨回到了长安,自知时日无多的曹安民当即下令二人大婚,而这个时候,李昂也从暗处走向了明处,病情似乎稳定下来的皇帝让各大世家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地气氛,皇帝一定在酝酿着什么事情,皇帝地政治眼光和手段比起大秦历代君王,只强不弱,没人会忽视这位天下至尊的意思。
联想起当年文皇帝逝去前,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铺路,借着清理儒家之名,铲除了无数世家重臣,这都让所有世家都打起了十二分地精神,尽管长安城里为着太子大婚的事情而显得一派喜气,可是暗中各大世家却已开始了互相打探消息,而他们关注的就是皇帝对推恩令的态度,对于推恩令,各大世家的意见并不相同,对于那些已经在唐国得到利益的世家来说,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推恩令的实行,而那些没有得到利益的则相反,他们希望唐国在分封成数国的时候,能够在其中攫取利益。
太子大婚,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次政治角力,不少在唐国有利益存在的世家试图和李昂达成共进退的同盟关系,可是让他们失望的是,李昂谢绝了几乎所有上门的世家,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