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陈鸿不干了,明明唐时
', ' ')('\n
应该跟自己最要好的,可现在却被卫琮抢走了,他很不开心。
唐时通过与卫琮的交流,渐渐觉得这个少年的确不凡,能够这么专注并热爱着一件事情,而且不为名利,只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向往,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唐时深感钦佩。
可在卫琮眼里,他能够认识唐时实在是一种幸运。他自小读书出众,身边基本上没有可以与他比肩的同龄学子,大人们事情又多,他也没有可以交流之人,常常觉得知音难觅,可现在唐时出现了。他读过的书唐时都读过,他没读过的书唐时也读过,而且他发现唐时的很多想法都和自己不谋而合,这一点让他极为兴奋。
卫琮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书海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发觉自己的很多想法与夫子、与祖父父亲、与书本中并不一样。可他从来不敢说出来,他知道一旦自己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一定会受到他们的责骂。
可唐时毕竟与自己同龄,同他说一说没什么关系,他也没打算唐时同意自己的想法,可令他惊喜的是,唐时竟然能够理解自己,并且能够对于自己一些还未成形的思想进行阐述,简直是说出了他的心声!
卫琮寻找到了这么一个学友,实在觉得这是人生一大快事,自然是一有时间就往唐时这儿跑。
而且,唐时这里很安静,唐时还会在院子里种上各种花卉,卫琮有时候见花可爱,还会抒发诗情,极为惬意。
唐时和卫琮待久了,心境也渐渐变得宁静,这一点,袁镛从他的文章中看出来了,把唐时夸了一顿。
唐时这么努力,作为小伙伴的陈鸿也不想被唐时看扁,便暗自发愤,陈渐归等人看在眼里,心里都很欣慰。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七月初。
这日,唐时正与卫琮一起在院中教授唐风他们读书,洪钟过来找他了。
卫琮认识洪钟,但也仅以为洪钟是唐时的邻居而已,见到他来了,便对唐时道:“你先去忙,我在这里就行了。”
唐时点点头便出了院子,“洪大哥,是有什么事么?”
洪钟憨厚笑道:“喏,这是从京都过来的赏赐,你那盆金带围很受欢迎。”他说着将手中的锦盒递给唐时。
唐时接过来,“那小金现在在什么地方?”
洪钟故意不答,反而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看了信你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