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第一波的攻势,乃是一种试探,试探秦军主力的战力到底是什么模样,试探赵国骑射劲卒和秦军大规模的对攻,到底能不能尽占上风。此波攻势,由御林军的飞骑营和劲步营协同发动。
飞骑营和劲步营乃御林军野战的中坚力量,自成军以来,历经大战、小战数场,每日间玩命般地训练,早已将各种阵势演练成熟。
随着那中军司马“唰唰地——”摆动红、黑两色令旗,看到旗语后飞骑营和劲步营的将士们,迅速地发动,只是眨眼间的功夫,便摆正了一个攻守兼备的方形大阵。
此方形大阵内含三十个方形小阵,每阵中央乃步军六千,侧翼各有骑兵一千五百,以掩护步兵的进攻和撤退。赵军前锋,总共九万绛红色胡服将士,远远望去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又像是连片闪闪跳动的火焰一般炫彩夺目。
每个步兵方阵的身后,架设着十只轻型连发床弩,可四十支连发,射程约为一千步,乃对秦军远程攻击之利器。此时重型连发床弩,因为过于笨重、搬运不便,还在艰苦的运输途中,便未派上阵来。再者,那些威力惊人的重型连发床弩,赵括还有着有大用场,留着在关键时刻,再给自以为得计的秦军以摧毁性的一击。
再看那方阵中,步军将士们手举丈八长矛,前排的将士们将长矛平端,后排的将士们将长矛斜斜上举,以此类推,最后一排的将士们那长矛是垂直上举,如此层次分明,发功攻击时,长矛的攒刺可一波接着一波。
长矛兵方阵的空隙中,穿插着辅兵,辅兵得制式武器乃随身连发弩和精铁长剑。随身连发弩用于两阵未对接时的远程攻击,而精铁长剑则用于刺杀冲入阵中的敌军。
如此一来,劲步营远程、中程、进程、贴身搏杀,各式武器一应俱全,可以说劲步营武器的配备,已经远远地领先了这个时代,即使是处在这个时代军事尖峰的秦军,也多有不及。
每个方阵两侧,飞骑营的骑兵们手持两丈许长矛,因为有了马镫和马鞍对冲击力、反弹力的保护,御林军的骑兵们,已经可以利用战马的速度和惯性,以锋利的长矛刺穿敌阵。和这个时代通常理解的精于射术的骑兵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可以说,御林军的骑兵,已不仅仅起到掠阵的作用了。若是把骑兵单拉出来合兵一处,组成骑兵方阵冲击秦军,自然可以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此战上将军赵括较为谨慎,不想让他的宝贝疙瘩——飞骑营以身犯险。
九万人大方阵的背后,乃中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