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往上撞,哪天自己兴许真就不讲道义……
冠冕印玺还没制好,燕侯以俞嬴为太傅的喻令先到了。太傅,三公之一。为示郑重,燕侯遣来传令的是公子举。除文书外,公子举带来的还有与太傅身份相合的车驾和佩剑。
俞嬴去见燕侯。
燕侯迎她,君臣相对行礼。按惯例,俞嬴推让辞谢太傅之位。燕侯道:“太傅就别推辞了。这固然是为了酬太傅功绩辛劳,也是为了我们接下去要做的事。身份低了,压不住……”
俞嬴笑,燕侯这样实诚地说出来,自己倒真不好再接着客套。
俞嬴笑道:“今日君上说话,格外像某个人。”
燕侯知道她说的是谁,笑道:“明简其人,果然大才。寡人已经拜其为上大夫,让他与太傅一同做事。”
做什么事?自然是筹谋怎么强国兴邦。
几年前俞嬴初见还是太子的燕侯友时,曾就此给出些泛泛的建议,此时真地要做了,便不能那般泛泛,诸般事宜中先挑着最紧要的来做。
于修内政,最紧要的便是改革田地赋税之制、鼓励农耕。
从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国都是井田制。但后来私田越来越多,公田却往往荒芜。早在二百余年前,管仲便在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也实行初税亩之制,说法不同,实施起来也有些差异,但总地说来便是打破从前的井田之制,公田私田率皆收税。前些年魏文侯启用李悝变法,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则更细化之,并加了许多鼓励农耕之法。
从前燕国也跟风实行了类似税制,却是实行得很不彻底。如今从旷野中走,能看到大片荒芜的公田。俞嬴猜,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