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并且,他已经在心里给焦洪奋的任期画上了倒计时。
\n
至于所谓的合作邀约,他已经能在脑海里勾勒出对方的盘算了。
\n
八成是看中他近年来在国际影坛积累的口碑,想借他的名号为那部《我和我的父辈》镀上一层“国际化”的金边罢了。
\n
但这种拼盘式的主旋律电影,不过就是将几个故事生硬拼凑起来而已。
\n
导演的创作空间则被压缩到了极致,同时还要在层层审核与商业考量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n
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到,拍摄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创作理念的碰撞,哪怕有精彩的构思,也会被无情扼杀。
\n
想到这里,陈飞的目光突兀的转向了书桌上堆迭的那一堆剧本与资料。
\n
《寄生虫》汉化本边角还贴着标注着修改意见的便利贴,那些跨越文化差异的细节打磨,正是他热爱的挑战。
\n
而《长津湖》的后期制作团队,此刻已经返回燕京,正在剪辑室里逐帧雕琢战争场面的震撼效果,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重现历史的使命感。
\n
相较之下,《我和我的父辈》这个项目邀约,却是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n
与其耗费数月时间在既定框架里疲于奔命,不如将精力投入到真正能突破创作边界、传递深刻内涵的作品中。
\n
他随即拿起手机,找到苏国海的微信,径直发了一条消息过去:“推了吧,这项目我没兴趣,让中影自己玩去吧。”
\n
不到一分钟,一条回复便传了过来。
\n
“好的,陈董。”
\n
苏国海这人可能开拓能力不怎么强,但办事能力绝对靠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