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嵇康临刑前,阮籍与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求司马昭赦免嵇康,并让其到太学讲学,但并未获准。在刑场上,嵇康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阮籍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在面对仕途、财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情与态度,就是文人之交淡如水的做派。
“管鲍之交”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的。”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因为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因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的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他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滥交朋友的现象应当引起警惕:有的喜欢听好话,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