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鲁迅的出现是个奇迹,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把中国的病根看得清晰彻底,这是鲁迅的伟大。”
“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于鲁迅诗《自题小像》。诗本无题,是鲁迅于190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给他的挚友许寿裳的。全诗如下: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弃医从文”确立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露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自题小像》诗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升华,也是青年鲁迅鸿鹄之志的写真,更是鲁迅先生矢志不渝、毕生实践的人生格言。在“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壮美诗句的字里行间,跳荡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英灵,它激励着当代亿万青年去光大这“民族魂”,去实践这值得“毕生实践的格言”。
★焦裕禄:群众满意,党就满意
焦裕禄(19816~1964514),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干部楷模,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反映焦裕禄精神的电影和电视剧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大部分0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是看着连环画,听着焦裕禄的故事长大的,但不少人当时只是怀着一种朴素的崇敬英雄模范人物的思想情结,而对于如何学习焦裕禄精神、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等问题,知之不多,还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如今对照焦裕禄同志4年短暂而又闪光的生命旅程,深刻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担当。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无论高贵平凡,只要勇敢地担当起了他所处时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注入了一滴水,在建设共产主义的高楼大厦上增添了一块砖,都是了不起的。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都值得人们钦佩和怀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