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著治大平之终,小国卒葬,极于哀公者,皆卒日葬月。治,直吏反。大,音泰。)
[疏]注“哀公”至“葬月”解云:即此“癸卯,秦伯卒”明年三月“葬秦惠公”是也。案昭元年“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传曰“秦无大夫,此何以书?仕诸晋也。曷为仕诸晋?有千乘之国而不能容其母弟,故君子谓
', ' ')('\n
之出奔也”何氏云“时秦侵伐自广大,故曰千乘”然则秦伯是西方之伯,国至千乘,此注谓之小国者,正以辟陋在夷,罕与诸夏交接,至于春秋,大夫名氏不见于经,是以比之小国,其实非小者也。旧说云地之张翕,彼此异时,蹙辟之数,不可同日而语。昭元年之时,自以千乘为大国,至此还小,亦何伤也?而有疑焉!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娄。
四年,春,王三月,庚戌,盗杀蔡侯申。弑君贱者穷诸人,此其称盗以弑何?(据宋人弑其君处臼称人。盗杀,音弑,下同。)
[疏]“弑君”至“弑何”解云:文十六年冬“宋人弑其君处臼”之下,传云“大夫弑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然则师彼解尔,故此弟子据而难之。
贱乎贱者也。(贱于称人者。)
[疏]“贱乎贱者也”解云:彼注云“贱者谓士也。士正自当称人”然则今此非士,故言贱乎贱者也。
贱乎贱者孰谓?(据无主名。)谓罪人也。(罪人者,未加刑也。蔡侯近罪人,卒逢其祸,故以为人君深戒,不言其君者,方当刑放之,与刑人义同。近,附近之近。)
[疏]注“罪人”至“刑也”解云:若其刑讫,当有刑称,即襄二十九年夏“阍弑吴于馀祭”是也。今此言盗,又谓之罪人,故知未加刑也。云蔡侯近罪人,卒逢其祸,故以为人君深戒者,卒诂为终也。注“不言”至“义同”解云:即襄二十九年阍弑其君下,注云“不言其君者,公家不畜,士庶不友,放之远地,欲去听所之,故不系国,故不言其君也”然则此处之盗,仍未加刑,而亦不言其君者,正以方当刑放之,故与刑人义同也。
蔡公孙辰出奔吴。
葬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娄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归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曼子赤归于楚。赤者何?(欲以为戎曼子名,则晋人执曹伯言畀宋人,不言名归。欲言微者,则不当书,故以不知问也。曼,音蛮。畀宋,必利反,下同。)
[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