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
秋,宋乐世心自曹入于萧。(不言叛者,从叛臣,叛可知。)
[疏]注“不言”至“可知”解云:决上经“自陈入于萧,以叛”文也。
冬,及郑平。
叔还如郑莅盟。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不日月者,子无道,当废之而以为后,未至三年,失众见弑,危社稷宗庙,祸端在定,故略之。见杀,音弑。)
[疏]注“不日”至“略之”解云:今责日月者,正以所见之世,小国之卒例书日月,即昭三十一年“夏,四月,丁巳,薛伯\ue438卒”之属是也。今不具日月,故解之。言子未三年失众见弑者,即下十三年冬“薛弑其君比”是也。春秋之例,称国以弑者,失众见弑之辞”故文十八年冬“莒弑其君庶其”传云“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何氏云“一人弑君,国中人人尽喜,故举国以明失众,当坐绝也。例皆时者,略之也”故此作注云“未至三年,失众见弑”也。云祸端在定,定字亦有作“在是”字者,今解从定也。
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后阝。(堕,许规反,下同。)卫公孟\ue4b6区帅师伐曹。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曷为帅师堕后阝?帅师堕费?(据城费。)
[疏]注“据城费
', ' ')('\n
”解云:即襄七年“城费”是也。然则彼时城费,今乃堕之,似于义反,故以为难。
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于是帅师堕后阝,帅师堕费。(后阝,叔孙氏所食邑。费,季氏所食邑。二大夫宰吏数叛,患之,以问孔子,孔子曰:“陪臣执国命,采长数叛者,坐邑有城池之固,家有甲兵之藏故也”季氏说其言而堕之。故君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书者,善定公任大圣,复古制,弱臣势也。不书去甲者,举堕城为重。吏数,所角反。采长,七伐反;下丁丈反。说,音悦。厌,于艳反。去,起吕反。)
[疏]“孔子行”至“三月不违”解云:案上十年齐人来归邑之下,传云“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以此言之,三月之外,违之明矣,故上有注云“定公贪而受之”此违之验。然则三月之后,必似违之,今此传文复言之者,盖不违有二,何者?案如家语定十年之时,孔子从邑宰为司空,十一年又从司空为司寇。然则为司空之时,能别五土之宜,咸得其所,为季孙所重,是以三月不违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