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晋侯使\ue446州来聘。已丑,及\ue446州盟。(\ue446州,本亦作“\ue202”尺由反。)
[疏]“晋侯”至“州盟”解云:上三年冬“晋侯使荀庚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传云“此聘也,其言盟何?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注云“以不举重,连聘而言之,知寻绎旧故约誓也。书者,恶之。二国既\ue24a礼相聘,不能相亲信,反复相疑,故举聘以非之”今此亦然,而无传注者,从彼可知,故省文。案桓十四年夏“郑伯使其弟语来盟”注云“时者,从内为王义,明王者当以至信先天下”是以春秋之例,莅盟、来盟悉书时,即僖三年“冬,公子友如齐莅盟”之属是也。今此经及上三年“荀庚盟”之属,皆书日者,盖以既\ue24a礼相聘,不能相亲信,反相疑,是故不与信辞耳。
夏,季孙行父如晋。
秋,叔孙侨如如齐。
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周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自其私土而出也。(私土者,谓其国也。此起诸侯入为天子三公也,周公骄蹇不事天子,出居私土,不听京师之政。天子召之而出走,明当并绝其国,故以出国录也。不月者,小国也。)
[疏]“周公者何”解云:既是周臣,自周无出,而经书出,故执不知问。注“私土不听”至“小国”解云:春秋之例,大国君奔,例皆书月,即桓十六年“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之属是也。小国例时者,即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齐”及此经书春皆是也。又王制云“天子三公之田视公侯”既视公侯,何言小国者?据其私土之言也。周公本是小国诸侯,而入为天子三公,于王畿之内,虽有采地,但从私土而去,故从小国例。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沙泽。(沙泽,素禾反,又如字,二传作“琐泽”定七年同。)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十有三年,春,晋侯使\ue446\ue7ae来乞师。(\ue446\ue7ae,鱼绮反。)
三月,公如京师。(月者,善公尊天子。)
[疏]注“月者,善公尊天子”者。解云:正以朝聘时故也。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娄人、滕人伐秦。其言自京师何?(据僖公二十八年诸侯遂围许,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