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过深矣,是故书日变于常例,故曰深责之耳。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宋师伐陈。
[疏]“宋师伐陈”者。案诸家经皆有此文,唯贾氏注者阙此一经,疑脱耳。卫人救陈。
十有三年,春,齐师伐卫。
夏,楚子伐宋。
秋,\ue3fd众。(先是新饥,而使归父会齐人伐莒,赋敛不足,国家遂虚,下求不已之应。\ue3fd众,音终。)
[疏]注“先是新饥”解云:即十年冬书饥是也。注“而使”至“伐莒”者,解云:即上十二年“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是也。
冬,晋杀其大夫先\ue390。
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日者,公子喜时父也,缘臣子尊荣,莫不欲与君父共之,故加录之,所以养孝子之志。许人子者,必使父也。)
[疏]注“日者公子”至“使父也”解云:正以曹为小国,卒月葬时,即昭十八年“三月,曹伯须卒”“秋,葬曹平公”之属是。今而书日,故以加录解之也。公子喜之让,在成十三年“曹伯庐卒”处也。其传云云之说,在昭二十年“曹公孙会自梦阝出奔宋”之下。云所以养孝子之志者,正以喜时之让,而春秋尊荣其父,故曰养孝子之志也。云许人子者,必使人父也者,谓喜时为子,必使其人父亦尊荣,是以加录之,似若襄二十九年传云“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之类也。
晋侯伐郑。
秋,九月,楚子围宋。(月者,恶久围宋,使易子而食之。恶,乌路反。)
[疏]注“月者”至“而食之”解云:正以凡围例时,即上十二年春“楚子围郑”之属是。今而书月,故解之。言使易子而食之者,下十五年传文。
葬曹文公。
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ue438。
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见围不得与会。地以宋者,善内为救宋行,虽不能解,犹为见人之厄则矜之,故养遂其善意,不嫌与实解宋同文者,平事见剌皆可知。与,音预。)
[疏]注“宋见”至“皆可知”解云:春秋盟会之义,以国都为地名者,皆是主人与之可知,即隐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注云“宿不出主名者,主国主名与可知,故省文,明宿当自首其荣辱也”今宋见围,不得与会,而地以宋者,正欲善内为救宋行,养遂其善意,故地于宋耳。不嫌与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1页